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甘肃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5-11-10 浏览次数: 字号:[ ]

为推动全省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更好地为甘肃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特制定《甘肃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5年)》。

指 导 思 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五个大幅度提升”奋斗目标,以丰富优化档案资源为基础,以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档案安全建设、市县档案馆舍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推进制度完善与创新、依法加强档案行政管理为保障,积极推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和确保党和国家档案资源安全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甘肃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使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档案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宏观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各类档案馆(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适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档案工作机制与体制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进一步丰富优化各级档案馆馆藏;

  ——全面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

  ——切实加强档案安全;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强综合档案馆馆舍建设;

  ——提高档案行政管理水平。

主?要?任 务

???? 一、档案资源建设

  (一)档案馆资源建设

???? 1、各级综合档案馆要积极拓展档案接收范围,依法及时接收到期档案,努力丰富馆藏内容,优化馆藏结构。到“十二五”末,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数量与2010年底相比增加20%左右,总数超过640万卷(件、册、盘)。其中,省档案馆保管的档案、资料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6.5万卷(件、册、盘),总数达到43万卷(件、册、盘);市州档案馆保管的档案、资料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1万卷,总数达到150万卷(件、册、盘);县区档案馆保管的档案、资料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78万卷,总数达到450万卷(件、册、盘)。

???? 2、继续切实抓好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点工程、重要会议、城市变迁等档案、资料的收集;大力征集反映地方人文、历史、民俗、名胜等特色档案及散存在民间和海外有关甘肃的重要珍贵档案;加强照片、声像等特殊载体档案的征集;鼓励个人向国家档案馆捐赠或寄存档案;加强对馆藏档案的系统化整理和进馆档案、资料价值的鉴定,不断提高档案资源质量。

  (二)档案室资源建设

  1、各级各类档案室要完善归档制度,落实归档责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归档工作,确保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齐全完整、集中统一管理。有移交任务的单位,要依法按期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档案。撤并单位的档案或保管条件恶劣单位的档案,可提前向同级档案馆移交。

  2、要加强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机构撤并、分立、终止、破产等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抓好档案处置和进馆工作,确保国家重要档案资源不流失、不损毁。要按规定及时向同级档案馆报送已公开政府信息。

  3、要继续深入贯彻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颁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认真做好各级机关文件材料的年度立卷归档工作。在有条件的市(州)、县(区)积极推进文件(档案)管理中心建设,整合机关档案管理资源,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党政机关档案工作首先要为领导决策和机关各项工作提供良好的档案信息服务,同时要为国家综合档案馆源源不断地积累输送高质量的档案资源。

???? 二、档案公共服务建设

  (一)依法向社会开放到期档案

  各级综合档案馆要健全开放档案鉴定制度,做好对拟开放档案的鉴定、审批工作。除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外,凡是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的馆藏档案,应依法及时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民生等不涉密档案,应酌情提前向社会开放。

  (二)积极做好档案接待利用工作

  各级各类档案部门要拓展档案利用服务范围,完善应急服务机制,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做好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工作。整合婚姻、就业、知青、劳保等涉民档案信息,为公众查档提供便捷服务。

  (三)努力为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各级综合档案馆要依托馆藏档案资源优势,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主动为各方面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的档案信息产品,真正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以高尚健康的知识性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进档案馆。要整合全省档案资源,联合开发优质多样的档案文化产品。要围绕党政中心工作、重要纪念活动、重要庆祝活动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举办专题性档案史料展览,以达到服务社会公众、扩大档案影响的双重目的。继续申请“兰州黄河铁桥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建设项目,发挥档案资源优势,繁荣兰州先进文化,助推兰州旅游事业。

  (四)加大网络化服务力度

  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构建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档案信息,开办档案信息查询、利用、服务、教育等窗口,主动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利用的需求。要积极依托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构建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大力推进档案信息远程在线查询服务工作。

  三、档案安全保密建设

  (一)强化安全责任制

  以综合档案馆为重点,各级各类档案部门要落实安全保障责任制,制(修)订覆盖档案工作各领域、各环节的有关安全的专门规定和具体制度,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

  (二)统筹落实安全措施

  1、各级各类档案馆(室)要配置和完善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火灾报警和消防灭火系统、库房温湿度检测系统、馆区周界防护装置和电子巡查系统、通讯系统和计算机安全系统等安全设备设施,要配备符合安全体系要求的档案库房和设施设备,实现各系统的集成。

  2、建立完备的档案信息数据备份、灾难恢复机制,扎实开展馆藏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省档案馆备份库要在2011年投入使用。到2012年,省档案馆完成重要档案在四川省档案馆的异地异质备份工作。到2015年,各市州档案馆和有条件的县区档案馆完成重要档案在省档案馆的异地异质备份工作任务。

  3、加强对馆藏档案的保护工作,完善重点档案保护制度,加快濒危重点档案抢救保护的速度。“十二五”期间,凡收藏有国家重点档案的市州档案馆和重点档案较多的县级档案馆要建立特藏室或特藏专柜,以确保馆藏重要珍贵档案的安全。

  4、各级档案部门要坚持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加强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管理,在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和工作流程的各个层面,构筑立体化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使用网络行为控制系统,加强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加强对上网信息的审查工作,凡拟上外网的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要经过严格的划控和鉴定。档案部门的内部局域网必须与一切外网实行物理隔离。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万无一失。

  (三)切实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各级各类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突发性事件对档案资源的严重危害性,切实建立健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性事件的机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并通过反复实战演练不断完善,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要建立健全应急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以便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可能对档案和档案设施造成的危害。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加强馆(室)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工作

  1、加强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各级档案部门应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部门本单位信息化总体规划,配备适应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管理与移交进馆需要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启动“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建设项目,到“十二五”末,省、市州综合档案馆全部建成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力争构建起电子文件在线接收、安全保管和信息查询的一体化平台。

  2、积极稳妥地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十二五”末,全省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全部实现计算机检索;馆藏永久档案的全文扫描,省馆达到50%,市州馆达到40%,县区馆达到30%;要根据馆藏内容和利用需求,建设一批民生档案资料专题目录数据库;省、市州综合档案馆完成馆藏照片档案的扫描及音频、视频档案的挂接工作,达到目录检索全文浏览的查阅利用方式。积极推进省、市直单位向同级综合档案馆同步移交纸质档案和对应电子版本的工作,同时在有条件的县开展同步移交纸质档案和对应电子版本的试点工作。

  (二)加强数字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1、实施“甘肃档案信息网站群”建设项目。通过网站群上载开放档案目录、开放档案全文和政府公开信息。利用政务网,为领导决策和党政部门提供馆藏档案资源共享服务;利用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档案目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全文的查阅服务。

  2、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在国家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指导下,学习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制定并实施符合我省实际的档案资源信息化标准规范,构建联通全省各级档案馆并与政务网、互联网有效链接的档案信息资源网络,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和更广范围内的社会共享。

  五、档案馆舍建设

  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舍建设的大好机遇,切实抓好县区级综合档案馆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积极配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督指导资金已下达县区做好立项、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努力推进市州档案馆库建设,力争有一半以上的市州档案馆库面积达到或超过三类档案馆面积的下限。经过五年努力,建成一批安全系数更高、保管条件更好、功能布局更加合理的新型档案馆。

  六、经济科技和民生领域的建档工作

  (一)不断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档案工作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和《甘肃省建设项目竣工档案专项验收办法》,坚持事前介入、事中指导、事后跟踪,监督指导各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完善、规范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依法参加重点工程竣工验收和重大科研项目鉴定工作。要增强服务省委“发展抓项目”战略部署的能力,针对关系全省发展的高速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煤炭、电力等能源建设,主动提供及时便捷的档案服务。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实施办法》,积极开展创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的工作,力争完成1—3个示范县的申报验收工作。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积极贯彻落实《甘肃省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千村百乡”档案工作示范工程实施办法》,全面推进村级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我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新的发展,为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三)认真做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继续深入贯彻执行《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促进国有企业全面提高档案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管理水平,提升档案工作服务企业生产科研、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要继续深入贯彻国家和省上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实施《甘肃省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十百千”工程实施办法》,扶持引导民营企业做好档案工作,发挥档案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积极开展社会保险、社区管理、林权改革等领域的档案工作

  结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积极配合社会保障、民政、林业、卫生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加大社会保险、社区、婚姻、伤残抚恤、林权改革等领域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的力度,建立覆盖基层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七、档案法制和标准工作

  (一)加强档案法规标准建设

  1、制定《甘肃省档案移交管理办法》,规范机关单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工作,从源头上把好档案资源建设关。

  2、制定我省电子文件(档案)标准规范体系方案,出台一批重要的、关键性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标准规范。

  (二)强化档案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

  1、要继续深入学习宣传《档案法》和《甘肃省档案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会档案意识,营造档案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大贯彻实施《档案法》和《甘肃省档案条例》的力度,积极与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法制部门协调,有针对性地联合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有效解决档案工作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对档案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夯实档案执法基础,建立档案行政执法联络员制度。

  2、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切实贯彻实施国家颁布的各项现行的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努力提升各级各类档案馆(室)档案业务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八、档案科技、教育与宣传

  (一)加大档案科研工作力度

  深入贯彻中央科技兴国战略和科技第一生产力思想,努力加强档案科研工作,建立档案科研支持与奖励机制。重点围绕对全省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并具有甘肃特色的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努力为全省档案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档案科技成果,不断提高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含量。“十二五”期间需要开展的科研课题主要有:

  1、甘肃省档案资源体系的基本构架与建设方案;

  2、甘肃省档案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与建设方案;

  3、甘肃省档案安全体系的基本构架与建设方案;

  4、甘肃省国家综合档案馆信息化体系的基本构架与建设方案;

  5、甘肃省各级档案局(馆)档案专业人员的需求构成与培养方案。

  (二)提高档案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1、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举办高级研修班和档案局馆长班,提高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的理论研究水平、档案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档案专业兼职教师的培养、考核、聘用工作。鼓励档案人员学历学位教育。建立全省高级档案人才库并实行动态管理,为入库人员开展学术研究、研发等提供支持、搭建平台,培养档案学术带头人。

  2、加大全员培训力度。研究制定各层次档案人员培训科目指南,大力开展档案人员岗位资格培训、专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抓紧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急需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引进,开展档案干部信息化技术应用普及培训。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强国战略思想,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档案行政管理人才、档案业务管理人才、档案科技人才总量逐年递增,为推进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开展业务竞技活动。结合实际制定有效的业务考核制度,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学术研讨、评奖活动,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业务水平。

  (三)扩大档案宣传与交流

  巩固充实档案宣传工作队伍,培养档案宣传工作骨干,充分利用《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甘肃《档案》等档案宣传主阵地,加强与本省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公共新闻媒体及各级档案信息网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档案与档案工作,提升社会档案意识,营造档案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各级档案学会的作用,加强与图书、文史、文博等部门的沟通与联动,加强与国内外档案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互办有影响力的展览等,为我省档案工作者提供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

?

保 障 措 施

  一、加强协调,争取支持,为实现《规划》提供物质保障

  各级档案部门要不懈努力,加强请示协调,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本地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大对档案馆设施设备、信息化、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等的经费投入,加强少数民族档案工作,及时解决档案工作遇到的各种条件性问题,保证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 二、创新档案管理机制与体制,为实现《规划》提供组织保障

  各级档案部门要切实做好本地区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建章立制、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工作;建立档案工作年度考核机制,加强对档案事业的宏观管理,促进档案业务建设的均衡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拓宽档案工作服务领域,强化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创新档案服务手段和服务机制;积极探索档案信息资源增值服务和市场化开发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开辟档案咨询服务的新领域,引导和加快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有序发展。

  三、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规划》提供人才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全体档案干部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提高业务技能,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法,鼓励档案人员岗位成才,着力提高档案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档案干部队伍,努力培养一批复合型、专家型、技能型的档案人才。要努力把档案部门建设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部门,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强化档案宣传工作,为实现《规划》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已公开档案信息、档案法律法规,积极推介档案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和先进经验,提高社会公众档案意识和档案法治意识。培育档案利用者和利用市场,通过档案利用服务活动、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档案学术交流、档案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工作,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五、加强监督指导,确保《规划》的有序实施

  省档案局将依据《规划》任务的要求,及时修订档案管理年度考核标准,把《规划》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作为档案管理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量化打分,严格检查,切实把《规划》的实施落到实处。要坚持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活动,对《规划》的重要工作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查处,及时督促整改,保障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要按照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和《甘肃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积极开展国家级档案馆和甘肃省规范化档案馆(室)的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档案馆(室)的整体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